
騰訊科技 胡祥寶 5月17日報道
昨晚9:30分,當美國紐交所敲響開市鐘的那一剎那,30歲的陳歐成為成功登陸紐交所最年輕的中國企業CEO。作為國內垂直化妝品B2C電商平臺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隨著公司正式掛牌上市,陳歐的個人財富達到了15億美元,而這一切僅用了4年時間。
聚美優品昨晚確定的發行價22美元,高于此前公布的價格區間19.5美元至21.5美元,最高融資4.3億美金;開盤價27.2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23.86%,最終報收于24.18美元,較發行價上漲9.91%。以收盤價計算,聚美優品市值34.33億美元。
除了陳歐個人獲得巨額財富外,本次IPO中,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而上市后這家爭議不斷的公司如何前行,也是業內關注的焦點。
投資人4年獲利800倍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資本市場不景氣,但即便如此,就在昨晚IPO前夕,聚美優品增加了發行股本,擴大了融資額度。最終聚美優品在此次IPO中發行1114萬股美國存托憑證(每股相當于1股A類普通股),融資2.451億美元。加上"綠鞋”權力(超額配售選擇權),IPO承銷商可再認購167.1萬股存托憑證。
另外,新加坡General Atlantic 基金管理公司與聚美優品簽署股份認購協議,最高認購價值1.5億美元的聚美股份。按照發行價格22美金計算(1114萬x22+167.1萬x22+1.5億),最終融資額為4.3億美金,而之前擬最高融資僅為3.8億美金。
和眾多電商公司相比,聚美優品此前的融資額度較小,這也使得其創始團隊持有公司較高的股份,保持對公司足夠的控制權。
2010年3月,陳歐、戴雨森創立聚美優品,創辦之初,獲得徐小平18萬美元天使投資,2011年紅杉資本、險峰華興等幾家風投機構再對聚美優品投資合計1200萬美元,其中徐小平追投20萬美元。
據聚美優品此前提交的招股書披露,在公司股權持股中,陳歐持股40.7%,聯合創始人戴雨森持股6.3%,投資人險峰華興陳科屹持股10.3%,聚美優品整個高管和董事會團隊持股比例57.5%。此外,紅杉中國、險峰華興、徐小平分別持有聚美優品18.7%、10.3%和8.8%股權。
以聚美優品開盤價27.25美元,市值38.7億美元推算,紅杉中國、險峰華興、徐小平的賬面財富高達7.24億美元、3.98億美元、3.4億美元。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則用38萬美元在4年時間獲得了800多倍的回報。
這也成為徐小平最得意的一個投資項目。畢竟如此短暫的時間取得如此高的回報的案例并不多見。即便在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里,表現較好的去哪兒和58同城,從創立到上市也都花了8年,比聚美優品多一倍時間。
中國美麗故事打動資本市場
當前在資本市場暗淡的情況下,聚美優品仍能獲得資本方的青睞,原因為何?陳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給國外投資人講述聚美是一個中國的美麗事業,已經連續8個季度盈利,從數據、團隊、執行運營效率等方面贏得資本方的認可。”
目前,聚美優品在美妝電商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22%,用戶重復購買率高、用戶粘性強、利潤率高成為支撐其業績的主因。
據聚美優品提交的招股書披露,聚美優品2014年第一季度成交總額(GMV)2.71億美元,同比增42%,環比增12%;營收1.549億美元,同比增40%,環比增11%;凈利166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虧損1500萬美元。因為化妝品產品標準化、小件易配送、退換貨率低,使得聚美的物流成本較低,利潤率較高。聚美優品在成立第二年就實現了盈利,而且化妝品是國內電商領域第三大品類,潛在用戶群巨大,用戶重復購買率較高,這些也對聚美優品的成長空間形成利好刺激。
一位電商人士則透露:聚美優品之所以能取得高重復購買率和用戶忠誠度的優勢,是因為賭對了特賣商業模式,以新的團購模式切入,引入亞馬遜高管解決倉儲、技術等基礎難題,而且善于低成本社會化營銷,獲得了粉絲效應。
遭受質疑:仍存貨源隱患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聚美優品發展也存在一些制約:
其一,化妝品電商供應鏈不夠完善,電商企業沒有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其二,網購化妝品投訴較多,化妝品直接用于皮膚之上,部分消費者仍對化妝品電商持懷疑態度;其三,一些國際化妝品品牌商態度消極,為維護自身的品牌形象對國內線上化妝品銷售限制授權;其四,綜合大平臺阿里巴巴與京東商城對聚美這樣的垂直型電商具備極強的擠壓效應,而收購樂蜂網的唯品會成為一個強敵。
就在上市當天,行業內還頻繁拋出對聚美“賣假貨、水貨也能上市”的質疑。陳歐如何回應這些難題?
“化妝品天生會被質疑,聚美優品上市后業務會變得透明,可以建立起消費者的信任。”陳歐說,未來,公司將會將重點放在供應鏈的整合和改善用戶體驗上,并推行防偽碼體系,實現真正讓消費者放心。
據了解,聚美優品上市后,有了資金和品牌影響力,橫向上將拓展服裝、鞋包、家居等品類;縱向上,強化與上游品牌廠商的合作力度,提高獨家代理及自有品牌成交比例,并強化諸如個性化定制等移動端的布局。
有了戰略之后,還要看未來聚美優品的執行能力和市場大勢,,這也將是決定聚美優品未來能否走得更遠的關鍵。畢竟這家公司積淀的時間太短,上市亦并不是成功的終點,而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畢竟如此短暫的時間取得如此高的回報的案例并不多見。即便在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里,表現較好的去哪兒和58同城,從創立到上市也都花了8年,比聚美優品多一倍時間
陜西天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140517
上一篇: